从“民族英雄”到“云淡风轻”

  • 【字号:
  • 阅读: 2913
  • 发布时间: 2018-11-07 03:34:19
  • 刚刚结束的雅加达亚运会,中国代表队毫无悬念的成为金牌榜奖牌榜第一。但是要说拿了多少金牌,哪些优势项目丧失了金牌,估计很少有人知道。除了偶尔在微博上刷出了某某项目又夺冠了,几乎没有几个人会认真关注金牌数量。

    反倒是景甜和张继科的恋情,孙杨领奖的队服风波,已经胖成“女兆 日月”的姚明,这些花边新闻更能吸引人们的流量。

    中国人民可是用了40年才有这样的信心和底气风轻云淡的看体育。


    1984年,首次加入奥运大家庭的中国,陌生、胆怯,太久未与世界真正接触,“东亚病夫”的阴影依然旋绕头顶,没有人知道我们面对着什么。然而,石破天惊,15枚金牌,位列金牌榜第四,举国欢庆,李宁以3金2银1铜的成绩,成为那一年获得奖牌数最多的运动员,成为民族英雄。所有人都相信,那一刻,我们距离“超英赶美”好像不那么遥远。我们像古代奥运会一样,推倒城墙,迎接我们的英雄们。

    当体育被给予不适合的期望时,英雄被捧得多高,摔得就有多惨。1988年,兵败汉城,仅仅5枚金牌,位列金牌榜11名。受伤病困扰的李宁败得尤其惨烈。吊环是李宁的强项,吊环比赛又排在前面,李宁本想把动作完成得更圆满、漂亮些,他在下环时用力推了一下,结果把脚挂在环上,结局可想而知。这种严重的失误,在吊环比赛历史上前所未有。接下来一连串的失误后,对着镜头诡异的一笑,成为了众矢之的。“体操亡子”的称号随之而来,给其邮寄绳子、刀片的大有人在,希望他可以以死谢罪。体育被当成国力象征的时候,李宁们的失败,代表着中国的失败。

    如果说对于体育健儿的舆论暴力始于1988年,那么2008年的刘翔,就是这场暴力的顶峰。

    2008年,是个太特殊的年份。年初奥运圣火传递,走到哪儿都遇上不顺心的事,抢火炬、被围攻,让中国人的怒火燃烧起来;5月汶川地震,所有国人的心都碎了;8月奥运会成功举办,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前所未有地爆棚。这种强烈的反差,让我们不容失败。

    刘翔,天之骄子,2004年的夺冠并平世界纪录,让黄种人第一次打破了由白人和黑人垄断的短跑项目,炸裂。如同李宁一样,尤其是2004年之后,刘翔接连获得好成绩,甚至打破了世界纪录。所有中国人,在压抑了一年的2008年,多么希望刘翔可以在短跑项目上进行回击。然而,刘翔却退赛了。即使那一年中国破纪录的拿了51块金牌,依然无法掩盖刘翔的失败,因为他的那块金牌太重要了。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,体育在我们心中就是战争,刘翔就是我们派出的最威猛的那个武士,与对方军团进行决战,结果他没有胜利,甚至没有战死沙场,而是退赛。

    刘翔得到的荣耀,以及受到的谩骂与诋毁,都是世所罕见的,而且毁誉相辅相成。刘翔的遭遇如果再晚来那么几年,仅仅只用等到2016年的伦敦奥运会,一切都可能有所不同。

    2016年,伦敦奥运会。中国队“仅仅”收货了26枚金牌,甚至连没落的大英帝国都不如,排名金牌榜第三。但那时候我们看到了快乐而放肆的洪荒少女傅园慧,看到了大方秀恩爱“因为她是我女朋友”的吴敏霞男友,看到了举国体制下中国运动员身上更多人性的闪光点,看到了运动员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大全的“战士”,而是有血有肉,会恋爱、会卖萌、会喊苦喊累、还会变身段子手的普通年轻人。当孙杨1500米自由泳的预赛仅仅获得16名,可知道,他可是这个项目的卫冕冠军,然而,孙杨得到的更多的是大家的理解和认可。刘翔发了一条微博:孙杨,加油。短短4个字,引来了三万次的转发,大部分人都在为当年对刘翔不当的攻击而道歉,以及对孙杨的鼓励。想必刘翔一定非常欣慰,因为对于他的攻击,没有继续传递下去。

    我们认同这一点,我们接受这一点,我们喜爱这一点。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,体育本该如此,奥运本该如此。这个世界在马不停蹄,我们的观众也在进步。

    是什么促成了国民心态的转变?是自信!

    回到1984年,洛杉矶。“奥运会开幕式上,运动员入场时要怎么走路?”这在今天压根不成一个问题,你想怎么走就怎么走,只要不走到别的队伍里,别走到观众看台去,随便走。但具体到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来说,入场怎么走路都是个大问题。回看当年的录像,我甚至怀疑队伍里有人在喊“一二一”。

    时间再拨到1993年,北京第一次申办奥运会时,有两句家喻户晓的口号,一句叫“给北京一个机会,还世界一个奇迹”,另一句叫“开放的北京盼奥运”。这两句在当时看来振奋无比的口号,如今看来透着一股悲凉。

    1980年由于各种原因,踌躇满志的中国错过了苏联奥运会,到现在的雅加达亚运会,中国体育在世界的舞台上走过了近40年的路程。这40年就是改革开放的40年。40年间,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经济大体,让6亿人脱贫,拥有世界上50%的高速公路、60%的高铁。每一项成就的背后,离不开每一个个体的奋斗,同时也离不开时代的背景。而体育对我们来说,不是几年一度的大赛,而是每天的寻常生活。这种对待体育比赛的态度,是我们花了40年进化而来的,这是进步,弥足珍贵。而这,正是源于大国崛起的国民自信和民族自豪感。


    (作者:屈瑞辰)

    点赞:
      (1)
      分享:
      • 联系方式
      • 地址:云南省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息产业基地林溪路188号云南建投发展大厦8楼
      • 电话:0086-0871-67206199

      • 集团微信

      • 海投微信

      • 手机网站
      云南省海外投资有限公司  2024 - 2027 Copy Rights 滇ICP备18002126号-1  

      滇公网安备 53019102000281号

      技术支持: 方森科技